- 宗教事務條例
- 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宗教工作 ——《宗教事務條例》修訂答記者問
- 學誠:宗教中國化需重構具中國文化底蘊的宗教教義體系
- 全國性宗教團體聯席會議 學習貫徹新修訂《宗教事務條例》
- 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新修訂的《宗教事務條例》
- 關于2017年繼續開展文明敬香合理放生建設生態寺院活動的通知
- 關于在全國佛教界繼續大力開展文明敬香建設生態寺院活動的倡議書
- 國家宗教事務局關于進一步推動文明敬香、建設生態寺觀工作的通知
- 關于進一步規范全國宗教旅游場所燃香活動的意見
- 關于貫徹實施《燃香類產品安全通用技術條件》等3項國家標準的通知
- 關于處理涉及佛教寺廟、道教宮觀管理有關問題的意見
- 俞正聲與全國性宗教團體負責人迎春座談
- 《人民日報》——王作安:做好新形勢下宗教工作的行動指南
- 王作安:重視宗教文化建設 樹立宗教良好形象
- 關于2017年繼續開展文明敬香、合理放生、建設生態寺院活動的通知
修道人的六大宗旨
有人歡喜念佛,就參加佛七。有人歡喜參禪,就參加禪七。若是有人不歡喜念佛也不歡喜參禪,就參加個懶七或睡覺七。「懶七」或「睡覺七」,這些名詞很新鮮,但說起來也是很有學問的。 「懶七」:你很懶,其實也懶不了。你什么也不做,但是心里就做起工來--打妄想。妄想忽天忽地、忽餓鬼忽地獄、忽人忽天,就是在人的心里制造出六道輪回的機器。心里把這機器發動了,轉來轉去,想要懶惰,其實浪費的腦力及精力更多。所以就更加疲倦,就越加懶,更加覺得什么都沒有意思,枯燥無味。 「睡覺七」:睡著了就作夢。在夢里也是一下子夢到發財,或一下子又挨窮,或忽然作大官,又忽然變乞丐,或夢到老虎毒蛇。在夢里睡也睡不安樂,想打個睡覺七也不行了。 這就是人不會用功,無論做什么都覺得不好;可是會用功的人,做什么都覺得好,參禪、念佛都好,就算懶惰睡覺也都是在用功。 所以萬佛圣城有禪、教、密、律、凈五教,你愿意修什么都可以,是很自由的,不需要覺得不好意思,你想懶、睡也都是很好的事;懶,不會偷東西,這是持戒。睡,不會殺人或殺生,這也是持戒。你念佛參禪或學教、習律、修密,這都是持戒呢!所以你學五教,都是在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用功就不會犯戒,在表面上看來好像沒有在持,其實這是不持而持,不戒而戒。不需要用持戒的名詞,也在持戒,所以這樣用功也是很好的。 因為這樣,在萬佛圣城愿用什么功,都是很自由,不會有人管束你,因為這個國家是民主國家,所以在這個道場更應行民主中之民主,自由中之自由。所以這么多天,愿用什么功都可以,只要你自己在用功時,提得起、放得下,做什么像什么,做什么都好好去做,專心致志,這就對了。 再說說萬佛圣城的六大宗旨: (一)不爭,就不會殺生。殺生就因爭心作怪,一爭就你死我活,死傷無數。 所以這六個宗旨,就是「五戒」的別名。為什么不說五戒?因為我們人聽慣了五戒,你跟他講:「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他說:「我知道了!聽你的做什么?」所以把它變個名詞,「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語」,這個名詞本來人人也聽過,也懂得,但是真能去做的少之又少,所以提醒大家: 不爭就是不殺生;
(二)不貪,就不會偷盜。為什么要竊盜他人之物?就因為貪。你要是沒有貪心,就算人家要給你,你也不會要,所以要把貪心去除,才不會偷。
(三)不求,就不會有淫欲心。淫欲心就因為有所求,女求男朋友,男求女朋友,都是追求異性。不單求,還要「追」求,就好像把頭削得尖尖的,往里頭鉆。若是無所求,還有什么淫欲心?英俊的男人有什么用?漂亮的女人也只是個蓋肉的臭皮囊。有什么值得貪戀的?假若無所求了,淫戒就不會犯。
(四)不自私,就不會打妄語。人打妄語,就因為怕失去自己的利益,自私心作怪,所以騙人撒謊,想令人不認識自己。
(五)不自利,就不會犯酒戒。人為什么喝酒?就想迷亂自己的身體心性,弄得它恍忱惚惚,以為自己成了神仙,在天上逍遙。喝醉酒又會罵人,又可以為所欲為,又增長淫欲。又想用酒來助血氣流通快點,喝了忘記一切,好像抽鴉片煙一樣過癮。這都是自利心作怪,所以才去喝酒。
不貪就是不偷盜;
不求即是不邪淫;
不自私即是不打妄語;
不自利即是不飲酒。
上一頁:什么叫做廣結善緣 |
下一頁:那爛陀:相信輪回的理由 |